安全  耐用  好电梯

电梯出故障,是代表电梯不安全,电梯质量差吗?

发布时间:2025-04-14

电梯出故障,是代表电梯不安全,电梯质量差吗?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电梯事故频发,电梯安全成为居民高度关注的话题。大家时常认为电梯出故障就是电梯不安全,其实不然。电梯的故障是正常现象。电梯事故的发生多半还是人为因素。我们没有使用好,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了解它。生活中,许多人在使用电梯时常常违规操作:反复按开关门按钮、电梯超时开门等人、运送装修垃圾、扔杂物,或搬运家具、建材等重物时撞击到电梯、超载时强行挤入、按遍所有楼层按钮……其实这些都是危险的“闯红灯”行为。踢门、扒门、撞门等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动作,会导致电梯骤停,发生故障。电梯轿厢内抽烟、蹦跳等行为,违反电梯安全规则,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此外,还有电动车或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或撞击电梯门,也有很大安全隐患。

目前,人们对电梯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电梯知识普及不到位,常见误区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电梯出现故障等于电梯质量差

电梯梯经历100多年的发展,电梯的部件、结构和控制系统都已相当完善。因此,从整体而言,电梯是现代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率较高、安全性较强的机电设备。电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众多,出现故障是客观的,关键在于日常维护保养和发现故障后及时维修。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管理不到位、维保不到位、粗暴使用是电梯故障的主要原因,只有各方各负其责才能有效减少或降低电梯故障的发生。

 

1744621043909606.jpg


误区二:电梯困人就是电梯事故

电梯运行中遭遇突然停梯关人的情况,实际上是对乘客的一种保护措施,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发现电梯存在异常或出现故障等问题时,自动作出保护乘客的正常反应,将乘客安全地在轿厢内。被关在电梯里的乘客,此时轿厢是有效通风和安全的,只需按下应急报警按钮或拨打救援电话,耐心等待救援即可。

 

1744621172713195.jpg


 

误区三: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可有可无

对于为何要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徐志祺作了一个贴切比喻:电梯和汽车一样,每天都在不断地行驶,按使用频率来说,电梯因24小时都在工作,使用频率更高。因此,电梯比汽车更需要日常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电梯良好的运行质量,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电梯维保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项目和周期开展电梯维保工作。当发现电梯故障或安全隐患时,要上报给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并及时修复电梯故障,排除电梯安全事故隐患。

 

3.jpg


 

误区四:乘客被困电梯时,因电梯内氧气有限,长时间被困会导致窒息

电视剧或影片不乏会出现一些“当乘客长时间被困电梯时导致窒息”的桥段,事实上,电梯轿厢并不是封闭空间,其与外界是相通的,该通风口尺寸有明文规定,所以,乘客长时间被困电梯轿厢内不会有窒息危险。

 

1744621236649261.jpg


 

误区五:电梯经过日常维保和年检,就不会出现故障

目前,部分市民对电梯故障存在着非理性认知,以为电梯经过年检、维保后,就不会发生故障。电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众多,出现故障是客观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要加强电梯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隐患;电梯维保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开展电梯维保工作;乘客要文明乘梯,规范操作。

 

1744621262714813.jpg


 

误区六:电梯钢丝绳断掉会发生坠落或自由落体的现象

事实上,电梯的钢丝绳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一般电梯的钢丝绳至少有3根,有的甚至有8根之多。理论上,一根钢丝绳的强度就能满足承载轿厢所需的承载拉力,钢丝绳全部断掉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钢丝绳全部断了,电梯有制动器、上下极限减速开关、超速安全钳和底层缓冲器等多重完整的保护装置,不会发生突然坠落。  

当发生故障时,如果刚好电梯是处于启动加速或是减速过程中,实际位置与数字显示楼层会有一定的误差,电梯自我保护停止后,楼层显示器会自动切换成实际位置。这时,导致了乘客产生电梯突然掉落了几层的错觉。所以,大家误以为是电梯溜梯”“滑梯,其实是电梯安全保护机制之一。

 

1744621301344360.jpg


 

 电梯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电梯故障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一指向不安全或质量差。我们应走出认知误区,以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电梯运行中的问题。对于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和维保单位而言,严格落实管理和维护责任,是守护电梯安全的重要防线;对每位乘客来说,规范使用、文明乘梯,是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负责。唯有各方齐心协力,从细微处着手,增强安全意识,提升维护与使用的专业性,才能让电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真正成为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